後港里蟲蟲特攻隊心情分享

 

 

 

 

里長 楊義清先生  

 

 

 

首先我來說為何去做,記得當時衛生所施文儀所長鼓勵我組成抓蚊子隊,那時我只納悶蚊子要怎麼抓呢?後來經過施所長說明白,我就開始招來幾位鄰長當隊員,組成蟲蟲特攻隊,接著經過衛生所護士的實務教學後,我們便開始在里內的大街小巷開始抓孑孓

這些先發部隊默默工作了幾次後,開始有其他里民加入,很快的蟲蟲特攻隊成員加到十幾位,又加上報章媒體不斷的採訪報導,大家越做越有成就感,左鄰右舍也跟著動了起來,大家開始養成眼觀四方,看看花瓶底盤廢輪胎…….等容器內有沒有積水,現在若是有看到有積水的容器就順手倒掉,並隨時向居民做宣導,我覺得這樣的工作不僅對我們的健康有所幫助,更讓我的里民感情聯繫更融合,如此一傳時,十傳百,大家都願意來關懷後港里這個大家庭,「蟲蟲特攻隊」會不斷繼續加油下去,並且將我們寶貴的經驗傳承給大家。

 

 

 

副隊長 張淑珠女士  

 

 

 

自從我去年三月份開加入後港里登革熱蟲蟲特攻隊之後,我每月都要在自己鄰內的家戶展開偵測登革熱病媒蚊指數調查及宣導工作。想想這些日子來我到戶外工作時,時常被蚊蟲叮得滿頭包,或是被人誤為是小偷要偷花呢?

 

當時我啼笑皆非,事後經我解說與宣導之後,對方才滿臉笑容的對我說:「真是太辛苦了」!當我聽到對方這麼說後,我好高興,因為我覺得今天做蟲蟲特攻隊真的很有成就感。

 

工作時我都會準備一套採樣工具,包括掏水杓子、過濾網、裝孑孓的小瓶子、吸管、調查紀錄表與手電筒等,進行戶內及戶外容器的偵測,如花瓶、花盆底盤、廢棄輪胎、水缸陶甕、水桶、罐子、杯子、保麗龍箱等,另外還有容易積水的地方,如地下室、防空洞、樹洞、路邊的槓洞等。

 

每年510月每月2次,11月到4月每月1次,每次最少都要負責調查10戶,而且我們每年25日都要到士林衛生所做里內隊員的登革熱病媒偵測調查結果統計表,及病媒蚊的指數計算,指數算法是以50戶為準,斑蚊容器數x100÷50之後可算出指數,我便可以先知道哪裡斑紋最多,然後通知里長安排環境消毒工作。

 

最後呼籲大家,社區健康大家一起來,鄰里感情會更好,跟登革熱蚊蟲說拜拜,里內就沒有登革熱的產生。

 

                                        

 

隊員 戴金鼎先生

 

 

 

本來我覺得蚊子只是惹人厭的東西而已,無特殊的好惡感但自從參加蟲蟲特攻隊之後對他的孳生過程,喜好的生存環境,以及對人類健康之危害才有較深入的了解,並得到應如何消滅他,破壞他生存空間的方式,不致於讓他繁衍下一代,威脅人類健康,這些常識是我參加蟲蟲特攻隊最豐碩的收穫。

 

 

 

 

隊員 蔡貴雲女士

 

 

 

「清靜安逸」的環境,是人們最嚮往的條件不是嗎?多少的病因,都是由於不乾淨的環境造成的,尤其是令人談之色變的「腸病毒」「登革熱」等,層出不窮,已登革熱來說,其實只是舉手之勞,就可以預防之事,清掃周圍環境,打理不必要之廢棄容器,使其病媒蚊之幼蟲無法生存繁殖,那麼,哪來之登革熱。不知是人之惰性使然,還是不知其所以然,所以不知其所當然所致,而忽略環境之重要,也許就因如此,才有了病媒蚊偵測隊之產生,這是由點而面的實施,希望有效而全面的來撲滅病媒蚊。

 

我很榮幸的參加了這支隊伍,使我更了解何謂病媒蚊,以及認識登革熱的正確觀念,雖然起初有些不適,但想想環保需要大家來維護,更何況,我們有責任維護我們的下一代,不是嗎?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這個根本,就是需有適宜的生活空間,讓其成長。

半年多以來,我常到左鄰右舍,看看有無空瓶、空罐之類的物品。瞧瞧有無子孓之生長,我也把這些資訊告訴了鄰人,希望大家重視居家的環境,大助自助,如果大家都能維護清潔重視環保,假以時日,必可以建立一個人人嚮往之社區。

 

 

 

 

隊員 丁福萼女士

 

 

 

 

捉拿登革熱兇手有感~

 

 

 

人人要健康、個個卻比懶;

衛生眾人事、預防幾人管;

蚊蟲奪人命、豈能任生長;

消滅登革熱、大家保平安。